对于北京烟民来说,世界上最远的距离,不是生与死的距离,而是5月31日和6月1日的差距。北京史上最严控烟条例正式实施。
关于这次北京实施控烟条例,世界卫生组织“无烟草行动”中国项目负责人安吉拉·普拉特说,“我们不能说这是世界最严的反烟草法案,但无疑是北京最严的”。
放眼海内外,为了禁烟,大家也都是蛮拼的。软硬兼施,百招齐放。看看其他国家的禁烟令,这么多鲜招,招招够狠。
1.英国:
吸烟者就医不免费
从2006年开始,英国的苏格兰、威尔士、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地区就陆续实行了禁止在室内吸烟的规定。按规定,在室内吸烟被发现,罚款50英镑(按照当时的汇率,相当于750元人民币),不仅仅是吸烟的人,对吸烟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雇主或业主也要面临最高2500英镑的罚款。
当然,对于坚持吸烟屡教不戒者,英国还有更狠的招。比如说,生了病,那就是自作自受,还指望着和别人一样等着政府来个报销啥的?做梦!
2.美国:
吸烟者连房子都租不到
美国的禁烟令是各州自己定的。不过一半以上(美国共50个州,其中27个州)都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。
其他规定就各显神通了,比如从加利福尼亚州到缅因州的36个公共住房委员会把他们的出租房作为禁烟区。一旦租客被发现在家里抽烟,就会被毫不留情地赶出去。
3.新加坡:
高烟价高罚款
新加坡在禁烟方面延续了一贯的严格作风,壹读真心诚意地劝有烟瘾的朋友们在新加坡千万不要铤而走险,否则吃牢饭也是有可能的。
在新加坡任何禁烟区抽烟,第一次被抓着罚250新元(约为1200元人民币),第二次再抓着罚款翻倍,第三次被抓着就直接交1000新元好了。不过,如果遇到土豪加屡教不改型的,就不是罚款这么简单了,或许最高1年的有期徒刑才治得了吸烟的瘾。
4.韩国:
戒烟可带薪休假
韩国在鼓励戒烟上面做得很实在,不论你在国家机关还是私营企业,只要下定决心戒烟,就可以申请三四天的年假。
当然了,这个假也不是白放的,放假的三四天,休假者必须在保健福利部在各地设立的“戒烟诊所”度假。休假时企业遭受的损失由政府补贴。真是够贴心!
5.泰国:
用烟盒恶心你
新加坡是第一个发明在烟盒上做文章的国家,甚至放过因二手烟得癌症的母亲腹中死胎的照片。但把这招发挥到极致的还要数泰国。
泰国规定,必须在烟盒一半以上的面积印上统一的警示标志:比如被熏黑的肺、一口烂牙、插满管子的身体……不说了,看图吧。
6.西班牙:
罚罚罚 吸烟等于破产
2011年西班牙新出台的禁烟法取代了之前相对宽松的禁烟法令规定。1.0版的法令,餐馆和酒吧的老板可以自行决定是不是要对吸烟者罚款,但是加强的2.0版本根本没留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,不仅如此,还提高了罚款金额,最高可能会开出60万欧元(约合570万元人民币)的巨额罚单,这不是分分钟破产的节奏吗?
7.日本:
禁烟的方法很人性化
日本也是个吸烟大国,在禁烟方面,日本的政策并不“刚性”,而且很人性。比如说在售卖香烟的自动贩售机买烟,必须要刷一下驾照才能购买成功,这样就可以阻止还没拿到驾照的未成年人抽烟了。
另外,日本的烟民习惯自己带烟缸,这样在室外烟蒂就不会飞得到处都是,而室内,如果没有放烟缸,就代表这个地方不能吸烟。加上时不时举办禁烟比赛(有奖金),这是用渗透法从内而外的禁烟。
8.不丹:
全面禁烟没商量
早在2004年,不丹就颁布了全面禁烟的法案。在不丹,全国禁止销售各种烟草,而外国的烟民进入不丹就必须先交纳100%的关税。
2011年,不丹又颁布了一份更加严苛的禁烟法案。法案规定,如果发现房内有人吸烟,警察有权破门而入,掐灭烟头。为了掐个烟头,警察好辛苦。
澳大利亚曾经报道过一个不丹僧人因携带2.5美元的烟草回国,被判入狱3年。
据壹读微信号:yiduiread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